网站首页
IT科技
系统运维
人工智能
应用开发
数据库
域名
汽车音响
起亚kxcross k4K3k2秀尔焕驰狮跑汽车前门后门同轴音响无损安装改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应用开发 来源:域名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
产品来自广东 广州,属于汽车喇叭/高音头,汽车用品/电子/清洗/改装,满99元减10元,原价:149.00,优惠价:119.00
适用于21款吉利星瑞改装LED炫酷流光日行灯前雾灯加装日间行车灯
Node.js 4.0 发布的主要目标是为io.js 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升级途径,所以这次并没有太多重要的 API 变更。下面的内容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轻松的在 ubuntu server 上安装、配置 Node.js。一、基础系统安装Node 在 Linux,Macintosh,Solaris 这几个系统上都可以完美的运行,linux 的发行版本当中使用 Ubuntu 相当适合。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尝试在ubuntu 15.04 上安装 Node.js,当然了在 14.04 上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步骤安装。1.系统资源Node.js 所需的基本的系统资源取决于你的架构需要。本教程我们会在一台 1GB 内存、 1GHz 处理器和 10GB 磁盘空间的服务器上进行,最小安装即可,不需要安装 Web 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2.系统更新在我们安装 Node.js 之前,推荐你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的补丁和升级包,所以请登录到系统中使用超级用户运行如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pt-get update 3.安装依赖Node.js 仅需要你的服务器上有一些基本系统和软件功能,比如 make、gcc和wget 之类的。假如你还没有安装它们,运行如下命令安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pt-get install python gcc make g++ wget二、下载最新版的Node JS v4.0.0复制其中的最新的源代码的链接,然后用wget 下载,命令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wget https://nodejs.org/download/rc/v4.0.0-rc.1/node-v4.0.0-rc.1.tar.gz下载完成后使用命令tar 解压缩: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tar -zxvf node-v4.0.0-rc.1.tar.gz三、安装 Node JS v4.0.0现在可以开始使用下载好的源代码编译 Node.js。在开始编译前,你需要在 ubuntu server 上切换到源代码解压缩后的目录,运行configure 脚本来配置源代码: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node-v4.0.0-rc.1# ./configure现在运行命令 make install 编译安装 Node.j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node-v4.0.0-rc.1# make installmake 命令会花费几分钟完成编译,安静的等待一会。四、验证 Node.js 安装一旦编译任务完成,我们就可以开始验证安装工作是否 OK。我们运行下列命令来确认 Node.js 的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 node -v v4.0.0-pre在命令行下不带参数的运行node 就会进入 REPL(Read-Eval-Print-Loop,读-执行-输出-循环)模式,它有一个简化版的emacs 行编辑器,通过它你可以交互式的运行JS和查看运行结果。五、编写测试程序我们也可以写一个很简单的终端程序来测试安装是否成功,并且工作正常。要做这个,我们将会创建一个“test.js” 文件,包含以下代码,操作如下:现在为了运行上面的程序,在命令行运行下面的命令: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 node test.js 在一个成功安装了 Node JS 的环境下运行上面的程序就会在屏幕上得到上图所示的输出,这个程序加载类util” 到变量 “util” 中,接着用对象 “util” 运行终端任务,console.log 这个命令作用类似 C++ 里的cout就是这些了。假如你刚刚开始使用Node.js 开发应用程序,希望本文能够通过在 ubuntu 上安装、运行Node.js 让你了解一下Node.js 的大概。
最近更新
2025-11-05 11:07:58
Ubuntu 14.04继续在Dash搜索中加入了在线搜索结果,其中主要是来自Amazon的内容,其展示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不希望显示在线搜索结果,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打开终端(Ctrl+Alt+T)输入下面的命令,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Unity.Lenses remote-content-search ‘none’完成后关闭窗口并注销当前用户,再次使用Dash进行搜索时将不会出现在线结果,假如你想继续使用在线搜索结果,可通过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命令恢复。复制代码代码如下: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Unity.Lenses remote-content-search ‘all’
2025-11-05 11:07:58
早在Ubuntu问世之前,Debian已经是Linux领域的一股主力军了。更确切地来说,正是Debian这款Linux发行版,让从Knoppix到Simply Mepis的其他众多发行版得以成为现实。这就好比是Ubuntu之于Linux Mint的关系:Ubuntu为Mint提供了便于开发的基础。在本文中,本人将详细介绍Debian与Ubuntu相比孰优孰劣,以及Dibian是不是有能力成为实力强劲的Ubuntu替代者。发行版安装尽管Ubuntu立足于Debian基础上,但它不会带来一模一样的安装体验。比如说,Debian让你可以试用KDE、GNOME及其他的桌面环境,而Ubuntu本身实际上就提供了Unity桌面环境。诚然,现在市面上有些Ubuntu派生版提供替代桌面,但Debian是以Debian的名义正式提供替代桌面的。这是Ubuntu所欠缺的地方。值得一提的另一个方面是Debian的安装方式。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使用标准的安装ISO文件,要么使用随安装程序捆绑在一起的Live ISO文件。我使用了Live ISO文件,目的是为了看看该版本上的安装程序是怎么处理安装的。让我吃惊的是,按图形化用户界面(GUI)安装程序逐步操作不仅非常简单,Debian甚至还建议我考虑建立一个专门的主分区。考虑到Ubuntu仍是不给予这种建议的少数发行版之一,Debian的这项特性非常好。Ubuntu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GUI安装程序;不过,我发现缺少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主分区让人沮丧,因为从长远来看这只会有利于用户。我确信,Ubuntu开发人员迫使用户手动选择该选项肯定有某个神秘的理由,但缺少这个简单的单选按钮让我非常恼火。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Debian的安装过程会提出新手用户可能不会明白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关于程序包镜像和GRUP安装在哪里的问题最好还是留给中高级用户去处理。这倒不是说,新手用户搞不明白此类问题,而是说大多数人不愿意为了搞清楚这些东西到底啥意思而硬着头脑研究一番。Ubuntu不同于Debian的另一个方面是,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视觉效果。Debian的GUI安装程序缺少Ubuntu的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滚动图形。这倒不是说,一方在这个方面胜于另一方;而是说,这大概表明了Debian给人的印象:这是一款朴实无华的发行版。桌面体验一旦安装完毕,Ubuntu和Debian都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桌面环境,该桌面环境提供了应用程序菜单、桌面和各种小应用程序。就Debian而言,我选择使用Gnome,那样我最后得到的桌面是自己选择的。就Ubuntu而言,你最后得到的桌面会是Unity。Ubuntu随带火狐浏览器,而Debian则提供了没有品牌的Iceweasel浏览器。它与火狐实为同一款浏览器,只是没有所有权归属Mozilla基金会的商标品牌。我选择的Gnome桌面随带一种标准的Gnome体验。由于我在虚拟机中运行该桌面,最后得到了一种快速的后备模式,因为在我的测试机上性能是限定的。坦率地说,在拥有较少资源的机器上运行时,带Gnome的Debian在性能方面可以说完胜Ubuntu。不过从外观上来看,Ubuntu在美感方面扳回一局。这两款发行版在默认安装后都使用PulseAudio作为其声音服务器,这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大多数Debian用户不太可能想要使用PulseAudio,因为它被许多Linux用户认为是一项臃肿的技术。软件管理Debian与Ubuntu有着共同之处的一个地方是,使用Debian软件包管理及其随带的配套工具。在终端层面,apt用于软件包管理。GUI软件包管理方面就开始不一样了:Ubuntu在默认情况下使用Ubuntu软件中心(Ubuntu Software Center,https://apps.ubuntu.com/cat/),而Debian使用Synaptic。对经验丰富的Linux爱好者来说,后者实际上更受青睐,因为Synaptic是一款比软件中心更出色的软件工具。 不过,新手用户可能发觉自己很想念Ubuntu软件中心,因为Synaptic缺少了Ubuntu的默认选项所具有的那种完美。另一方面是Ubuntu的个人软件包档案(PPA,https://launchpad.net/ubuntu/+ppas)和Debian的backports(http://backports.debian.org/)。Ubuntu的PPA其想法在于,你可以确保自己选择的最新的每一款软件都是版本最新。至于Debian,用户可以使用Debian backports获得同样的体验。这些软件基本上是Debian进行测试的、为了供Debian稳定版用户使用而开发的。至于Ubuntu和Debian,用户都要小心,因为先进软件有时可能会带来新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这两种方法最好都避免,除非是有修正版,或者假如你使用任何某一款软件的先进版可以获得某项功能。虽然旧版软件似乎有点乏味,但是它们往往更加稳定。其他杂项Ubuntu不同于Debian的另一个方面是,Ubuntu中的大多数网络设备在默认情况下就能工作。而万一需要某个专有的驱动程序,限制性驱动程序管理工具就会轻松处理这个问题。相比之下,Debian无法在默认情况下运行许多无线设备。诚然,Debian组件库里面有所需的二进制大对象文件(blob);不过,安装这些文件,并且让许多常用的无线芯片组能够与Debian协同运行还是需要有劳最终用户。一些人可能认为,Debian用起来更困难。我不赞同这一说法,而是会认为,Debian就是没有提供安全带的Linux。想在Debian环境下获得类似Ubuntu的体验,只需要在Debian维基(http://wiki.debian.org/)方面花点时间,另外添加一两个组件库。而最后,你得到的是一个运行稳定的、反应迅即的桌面,它在速度和稳定性方面会让任何安装的Ubuntu相形见绌。享受这个好处的秘密是,Debian只需要你花一点工夫。证明Debian更胜一筹的最后一个例子是,安装专有的视频驱动程序。在经验丰富的用户看来,Debian方法相当简单直接。只要浏览至相应页面,添加所需的组件包,然后粘贴你所需驱动程序的安装命令即可。 不过,Ubuntu用户已被专有的驱动程序管理器过分宠坏了。真正的好消息是,实际上,Debian方法比Ubuntu方法快捷得多。Debian用户只需要从Debian维基拷贝和粘贴两个命令框的内容。另一方面,Ubuntu用户则依赖GUI;众所周知,GUI远远谈不上十全十美。更糟糕的是,要是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假如不深入钻研日志本身,就没有详细对策可供你采取。这里的要点在于,Debian需要更实际上手的用户体验。有些人喜欢这样,而有些人一想到让桌面端Linux成为更深入的体验就犹豫不决。所以说,Debian是实力强劲的Ubuntu替代者吗?答案是肯定的,假如你愿意调整自己的期望的话。有些用户愿意学习Linux如何工作,让他们多花点时间添加所需组件库以获得额外的硬件支持,那毫无问题;对这些人来说,Debian是个非常好的选择。Debian用起来比Arch Linux来得容易,但仍为用户们提供了一种运行速度快又稳定的桌面,你在今后好多年都可以放心地用它。
2025-11-05 11:07:58
好吧,研究了半天终于搞定,和之前的14.04版本安装不一样,因为那种安装方法在此系统下不行,这我就分享一下了。软件名称:搜狗输入法 for Linux 2.0.0.0066 中文官方安装版 64位软件大小:17.8MB更新时间:2015-10-191、首先下载linux版本的某狗安装包吧! 2、我们在结果中点击官方的那个地址进入并下载与你系统位数一致的输入法,我这里是32位的ubuntu,我就下载32位的了!3、下载好后,我们来安装一个工具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gdebi,后按enter执行4、然后,终端会叫你按(Y/N)来决定是否真的安装,我们输入Y,然后按回车键继续。5、安装完成后,我们别关闭终端在终端中继续输入: cd 下载的某狗文件所在目录,我这里就输入:cd 下载,因为我下载的某狗在下载目录。6、进入到你某狗所在的目录后输入:sudo gdebi so 然后按tab键补全搜狗的文件名称按,按enter执行后,等待某狗安装完成。假如期间提示“您是否想要安装这个软件包(Y/N)”,那么你输入“Y”然后按回车键就可以了7、安装完成后,我们点击系统屏幕右上角的那个齿轮图标,然后点击“注销”,注销一下系统,假如无法注销,那么重启一下也可以的。注销完成后,重新进入系统。按“Ctrl+Shift”键切唤出某狗输入法,这样我们就能够使用它了。
2025-11-05 11:07:58
解决电脑上网显示DNS错误的方法(快速修复网络连接问题,畅享无阻上网体验)
2025-11-05 11:07:58
建立 tftp 服务器 安装程序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进入另外一个文件夹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建立 nfs 服务器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安装客户端的作用是可以在本机进行 NFS 服务的测试。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我的配置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解释一下: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进行测试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运行 $ df 看看结果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umount /mnt
2025-11-05 11:07:58
用纸壳打造创意电脑玩具(一起动手制作独特的纸壳电脑!)
2025-11-05 11:07:58
gnome和KDE只是不同的桌面管理器而已,软件阿什么的是不受影响的,放心装吧。下面是安装KDE的过程:sudo apt-get install kubuntu-desktop遇到选yes or no的yes就行,之后会有一个蓝屏的文字窗口,寻问你要选择Kdm 还是gdm,这个看个人喜好,因为这只是开机登陆窗是KDE的还是GNOME的差别而已。我选择的是gdm,按回车,OK重启Xwindows(Ctrl+Alt+Backspace),在登陆窗的“会话”中选择KDE,登陆后就是变成KDE了(假如想回到ubuntu的话,可以在“会话”中改成gnome)注意:一定不用担心兼容问题,在ubuntu下安装的一切软件都可以在Kubuntu下使用,同理,Ubuntu下也可以使用KDE的软件。简言之,所以软件是共用的。KDE为英文界面,可以为它安装中文环境:sudo 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kde-zh language-pack-kde-zh-base language-pack-zh language-pack-zh-base language-support-zh重启Xwindows就行了。
2025-11-05 11:07:58
1.打开网络连接,选择VPN选项卡2.点击“配置VPN”进入网络设置3.点击“添加”,选择连接的VPN类型为PPTP,点击新建4.Gateway(网关)填写VPN的服务器地址,然后填写你的VPN用户名和密码(会员中心 → 线路列表里可找到VPN信息),再点击Advanced(高级)5.在验证方式框中去掉EAP,去掉勾选MPPE,然后点击确认即可6.打开网络连接,点击“VPN连接”选项卡,然后看小图标有个小锁说明已经连接成功
热门排行
2025-11-05 11:07:58
被响尾蛇咬会怎么样?(了解响尾蛇咬伤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2025-11-05 11:07:58
Ubuntu的“帮助和支持”说“Ubuntu支持一种称为NDISWrapper的系统。它可以让你在Ubuntu下使用Windows无线设备驱动程序”。 1、准备好无线网卡的Windows驱动程序,我是用for Windows XP的。 2、先用有线网络联网,在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里安装ndisgtk。 或到 http://packages.ubuntu.com 下载ndisgtk、ndiswrapper-common和ndiswrapper-utils这三个.deb文件。然后按如下顺序安装这三个软件包:先装ndiswrapper-common,再装ndiswrapper-utils,最后装ndisgtk。 3、ndisgtk安装成功后,从菜单“系统系统管理”中打开“Windows无线驱动程序”。点“安装新的驱动程序”。 4、选择无线网卡Windows驱动程序中的.inf文件。点“安装”。 5、可能会弹出提示说“不能确定硬件是否存在”,点“确定”。 6、然后在“当前已经安装的Windows驱动程序”列表中出现无线网卡的驱动,并显示“硬件存在:是”。点“关闭”。 7、这样就安装完成了。再点屏幕右上角的网络管理器,就能找到无线网络了
2025-11-05 11:07:58
ubuntu出现有线已连接却无法上网,执行下面的命令可以解决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sysctl net.ipv4.conf.default.rp_filter=0sudo sysctl net.ipv4.conf.all.rp_filter=0sudo sysctl net.ipv4.ip_forward=1sudo sysctl net.ipv6.conf.all.forwarding=1或者直接追加到/etc/sysctl.conf假如遇到“设备未托管”,一般是台式机默认移动ip后禁用网络。那么修改/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设置managed=true,reboot有时候遇到即使改了上面四条仍旧无法连接网络,那么就是由于managed=true引起的,再改成false即可连接网页。
2025-11-05 11:07:58
在http://blog.csdn.net/dctfjy/article/details/4233284中找到了解决办法: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重启之后,网络正常了。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重启网卡:/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这样设置完成后,虚拟机就既能和主机通信,又能连接到Internet了。其中,虚拟机和主机通信是由其IP决定的,IP和主机的虚拟网卡 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的IP一致,连接到Internet则是利用了Vmware提供的NAT服务为虚拟交换机VMnet8作路由,也就是网关设置为虚拟NAT服务器的地址。这里,由于用了静态IP,所以没有用到Vmware的DHCP服务。 其实说了这么多,重点无非就是要获取网关等信息而已,知道了这些,和其他的静态IP设置没有区别。
2025-11-05 11:07:58
手工制作DK秦耳机(自制耳机让音乐更贴近你的灵魂)
2025-11-05 11:07:58
PPPOECONF 是 Linux 平台上连接有线宽带的命令行工具软件,它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我从 07 年开始接触 Linux 的时候就有了)。后来,Linux 的 Gnome 桌面环境中出现了一个叫 Network Manager 的组件,提供了图形化连接有线宽带的方法,PPPOECONF 就再也没有用过。但是今年升级 Ubuntu 15.04 之后,再使用 Network Manager,却一直无法通过虚拟拨号连接有线宽带。没办法,只有再次请出 PPPOECONF 这个老朋友。本经验就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PPPOECONF 连接宽带。1、升级 Ubuntu 15.04 之后,使用 Network Manager 连接有线宽带的虚拟拨号,会出现以下错误,错误信息是:连接启用失败:(1)Creating object for path /org/freedesktop/NetworkManager/ActiveConnection/18 failed in libnm-glib.2、搜索国外论坛,有大神提出了重装 Network Manager 的办法。我试过了,然并卵。3、那就再请 PPPOECONF 这一员老将出山吧。按 Ctrl + Alt + t 组合快捷键,启动终端。4、在命令提示符 $ 后面,键入命令:$ sudo pppoeconf启动 PPPOECONF 的配置向导。在后面的步骤中,假如不明白各个步骤内容是啥意思(我就是不明白的一员嘿嘿),只要选“是”就行了。5、感谢我们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我们在这一步骤中选“是”,启用所谓的“经典模式”。6、到了输入宽带拨号用户账号的步骤了,我们按键盘上的 Backspace 删除键,删除图中文本框中预置的 username,然后输入我们自己的账号。7、当然,接下来输入密码:在空白的文本框里直接输入就行了。8、这一步骤的意思是自动获取我们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给我们的 DNS 域名,我们还是选“是”。9、看到这一步骤中的大片文字,我能做的也只能选“是”。10、在这里,假如你只有有线连接而且要一直使用,那就选”是“,让 PPPOECONF 在开机时自动启动;假如只是像我一样偶尔用用有线,那就选”否“,在需要的时候键入命令,去启动 pppoe 虚拟拨号。11、终于接近尾声了。在这里,选“是”会立即启动虚拟拨号并建立连接。我选“否”,等会打命令启动,老长时间没打命令了,过过瘾、受受虐。12、在上一步骤中选否,PPPOECONF 向导结束,回到终端的命令提示符,我输入:$ sudo pon dsl-provider则宽带连接建立;断开有线宽带、回到 WLAN 无线网络环境,则键入:$ sudo poff可以看到,在原来的 NetworkManager 不被删除、不停止运行的前提下,可以随时启动、关闭 PPPOE;也就是说,两者和平共处、互不影响。
2025-11-05 11:07:58
说明:系统:Ubuntu Server 11.10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Allows all loopback (lo0) traffic and drop all traffic to 127/8 that doesnt use lo0# Accepts all established inbound connections# Allows all outbound traffic-A OUTPUT -j ACCEPT-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A INPUT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THE -dport NUMBER IS THE SAME ONE YOU SET UP IN THE SSHD_CONFIG FILE# Now you should read up on iptables rules and consider whether ssh access# Allow ping# log iptables denied calls (access via dmesg command)# Reject all other inbound - default deny unless explicitly allowed policy:-A FORWARD -j REJECT##################################################################################################ctrl+o #保存ctrl+x #退出备注:873是Rsync端口iptables-restore < /etc/iptables.default.rules #使防火墙规则生效nano /etc/network/if-pre-up.d/iptables #创建文件,添加以下内容,使防火墙开机启动###########################################################!/bin/bashwhereis rsync #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rsync,出现下面的提示,说明已经安装ctrl+o #保存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文件位置,启动rsync后自动产生这个文件,无需提前创建。/etc/init.d/rsync start #启动Next 下一步Next默认安装路径 C:Program FilescwRsyncInstall 安装Close 安装完成,关闭3、测试是否与Rsync服务端通信成功开始-运行-cmd输入cd C:Program FilescwRsyncbin 回车再输入telnet 192.168.21.168 873 回车出现下面的界面,说明与Rsync服务端通信成功备注 C:Program FilescwRsyncbin 是指cwRsync程序安装路径4、cwRsync客户端同步Rsync服务端的数据开始-运行-cmd,输入cd C:Program FilescwRsyncbin 回车再输入rsync -vzrtopg --progress --delete mysqlbakuser@192.168.21.168::MySQL_Backup /cygdrive/d/mysql_data输入密码:123456 回车出现下面的界面,说明数据同步成功可以打开D:mysql_data 与Rsync服务端/home/mysql_data目录中的数据对比一下,查看是否相同d/mysql_data 代表D:mysql_data192.168.21.168 #Rsync服务端IP地址-vzrtopg --progress #显示同步过程详细信息三、在cwRsync客户端的任务计划中添加批处理脚本文件,每天凌晨3:00钟自动同步Rsync服务端/home/mysql_data目录中的数据到D:mysql_data目录1、打开C:Program FilescwRsyncbin目录,新建passwd.txt输入123456保存继续在C:Program FilescwRsyncbin目录,新建MySQL_Backup.bat输入echo.echo.rsync -vzrtopg --port=873 --progress --delete mysqlbakuser@192.168.21.168::MySQL_Backup /cygdrive/d/mysql_data < passwd.txtecho 数据同步完成echo.最后保存退出2、添加批处理脚本到Windows任务计划开始-设置-控制面板-任务计划打开添加任务计划,下一步浏览,选择打开C:Program FilescwRsyncbin目录里面的MySQL_Backup.bat执行这个任务:选择每天,下一步起始时间:3:00运行这个任务:每天,下一步输入Windows系统管理员的登录密码,下一步完成扩展说明:假如要调整同步的时间,打开任务计划里面的MySQL_Backup切换到日程安排来选项设置,还可以打开高级来设置每隔几分钟运行一次MySQL_Backup.bat这个脚本至此,Ubuntu Server Rsync服务端与Windows cwRsync客户端实现数据同步完成
2025-11-05 11:07:58
gnome和KDE只是不同的桌面管理器而已,软件阿什么的是不受影响的,放心装吧。下面是安装KDE的过程:sudo apt-get install kubuntu-desktop遇到选yes or no的yes就行,之后会有一个蓝屏的文字窗口,寻问你要选择Kdm 还是gdm,这个看个人喜好,因为这只是开机登陆窗是KDE的还是GNOME的差别而已。我选择的是gdm,按回车,OK重启Xwindows(Ctrl+Alt+Backspace),在登陆窗的“会话”中选择KDE,登陆后就是变成KDE了(假如想回到ubuntu的话,可以在“会话”中改成gnome)注意:一定不用担心兼容问题,在ubuntu下安装的一切软件都可以在Kubuntu下使用,同理,Ubuntu下也可以使用KDE的软件。简言之,所以软件是共用的。KDE为英文界面,可以为它安装中文环境:sudo 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kde-zh language-pack-kde-zh-base language-pack-zh language-pack-zh-base language-support-zh重启Xwindows就行了。
友情链接
企商汇
IT资讯网
IT技术网
源码下载
亿华云
源码库
香港云服务器
服务器租用
益华科技
亿华云计算
益华IT技术论坛
益强数据堂
汇智坊
技术快报
多维IT资讯
益强智囊团
益华科技
创站工坊
益强编程舍
亿华云
思维库
IT资讯网
亿华科技
益强智未来
益华科技
益强科技
益强IT技术网
亿华智造
益强编程堂
编程之道
亿华智慧云
运维纵横
全栈开发
智能时代
科技前瞻
极客编程
亿华互联
极客码头
码上建站
益强资讯优选
码力社
益强科技
益强前沿资讯
云站无忧
亿华灵动
云智核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编程之道
滇ICP备2023006006号-34
sitemap